中國電網現狀
1、關于電網及電能損耗:
(1)電網:是由發電、輸電、變電、配電及電力用戶組成。
(2)電能損耗:電能在傳輸、變電、配電、用電過程中的損耗總稱。其中配電擔負傳送和分配電能的任務,由于配電網絡廣泛分布,其運行中產生的電能損耗也十分可觀,占整個供電環節電能損耗的35%以上。
(3)輸電線路為什么要采用特高壓或超高壓傳輸?(從損耗角度考慮)在輸配電過程中,電能的傳送和電磁能量的轉換都是通過電流來實現的,電流通過導線時就會產生損耗。輸電線路的功率損耗與輸電電流的平方成正比。
P=U×I P代表功率 U 代表電壓 I 電表電流
Q=0.24I2Rt Q 代表熱量 I代表電流 R代表電阻 t代表時間
從上邊兩個公式可以看出,當導線傳輸距離和導線截面積確定以后,導線電阻也就確定,不間斷傳輸即時間是確定的,要想降低發熱量只有降低電流是唯一選擇。當發電機組容量即功率確定以后,降低電流必然要升高電壓才能保證傳輸功率。所以采用特高壓或超高壓輸電是降低線損合理的選擇。(以上兩個計算公式不是計算線損的公式,線損是個變量,計算線損是個復雜的問題,考慮因素非常多。這兩個公式是電壓電流等恒定情況下的算式。只作為便于理解高壓輸電,能降低損耗原理的參考)
2、關于10Kv供電
我國建國初期,配電電壓有2.3Kv、3.3Kv、4Kv、5.25Kv、6.6Kv及13.2Kv等。1956年電力工業部開始在全國推行10Kv配電。配電采用10Kv供電對我國經濟和電網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。目前我國公用配電系統基本上都采用10Kv配電電壓。
3、關于20Kv電壓等級
(1)20Kv電壓等級已于1983年引入IEC(國際電工委員會)標準(IEC38-1983)。我國在1993年和2003年版標準中已經將20Kv供電電壓列入,但注明在用戶需要時才采用,在最新的2007年版本中才將20Kv作為標準電壓等級。
(2)20Kv電壓等級在國內外的實踐:據不完全統計,歐洲國家中80%的中壓配電網采用20Kv-25Kv電壓等級,亞太有約60%國家或地區采用20Kv作為中壓配電電壓。非洲美洲埃及、安哥拉、贊比亞等國采用20Kv電壓等級。象經濟大國美國、法國、加拿大、德國、日本、韓國等國家均采用20Kv供電,實踐證明都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。我國江蘇蘇州新加坡工業園區在1996年率先采用20Kv作為配電電壓,取得了較好的結果。江蘇在2008年8月起決定在全省13個城市范圍內開展20Kv電壓等級推廣。國內還有許多省市區推廣和擴大20Kv供電電壓,如遼寧南芬區、河北滄州、湖北宜昌等等都在推廣采用。